乳腺导管扩张症(浆细胞性乳腺炎)

1.概述


浆细胞性乳腺炎,简称浆乳。1925年Ewing首先提出管周性乳腺炎,1933年Adai首先命名,这是一个用了80多年的老病名,是因大量浆细胞浸润而得名。但是浆细胞浸润在很多种乳腺慢性炎症中都很常见,并非一种病所特有,所以1956年Haagensen改称为乳腺导管扩张症,后来因其导管周围炎的征象比较突出,普遍称之为乳腺导管扩张症或乳腺导管周围炎或导管扩张综合征,而浆细胞性乳腺炎仅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而已。但是国内仍有些人习惯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,甚至把乳腺瘘管(Zuska病)也包括在内。但据我们最近儿年的研究,同期内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(granulomatouslobular mastitis, GLM)手术310例,乳腺瘘管62例,单纯的乳腺导管扩张症(浆细胞性乳腺炎,简称浆乳)只有17例,说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发病率远低于GLM和乳腺瘘管。


2.病因


乳腺导管扩张症或乳腺导管周围炎的具体发病病因尚未明了,老年性乳腺导管管壁退行性变导致大导管管壁变薄松弛而扩张,内容物淤积阻塞,内容物外溢,引发乳腺导管周围的化学性炎症,或局部自身免疫性反应,有时伴有大量的浆细胞浸润和肉芽肿形成。这可以解释中老年人的乳腺导管扩张症,但是乳腺导管扩张症在年轻妇女中也相当常见。如果说多次生育,哺乳时间长导致导管扩张,那么现在只生育一胎的妇女导管扩张也很常见。手术和病理所见均有明显的乳腺导管扩张,伴有乳汁残留或奶油样溢出,是很常见的现象,但不一定伴发乳腺导管周围炎,即发生浆乳的情况并不是很多。


乳腺导管扩张症中大导管上皮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萎缩、变平或消失,但个别地方也可有增生性改变,由于许多导管扩张成囊,切面常呈蜂窝状,腔内充满米黄色、灰褐色、深绿色的液体或油膏状物质。由于导管内容物的化学性刺激,引起管壁破损及导管周围的化学性炎症,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,就在乳晕下或乳晕附近形成局限性肿块,直径为1—125px,个别的肿块可达10~300px。也可有的肿块距乳头较远,为一个或几个。因有慢性炎症,故肿块表面皮肤常有粘连,并有腋下淋巴结肿大。由于管壁的纤维化,导管短缩、牵拉乳头造成乳头内陷,临床表现很像乳腺癌。如果仅凭临床表现,贸然做乳腺根治切除,就会铸成大错。



3.临床表现


(1)乳头溢液,很常见,占35%以上。乳头溢液往往是导管扩张症的临床前期表现,单侧或双侧,一般为粉刺样,多孔淡黄浆液性或乳汁样溢液,有时自发流出,有时挤压而出,可称之为隐匿型乳腺导管扩张症。因为不引起症状,即没有疼痛和肿块,临床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。


(2)乳头发育畸形,乳头内陷、内翻、或分裂,是引起乳头下集合导管扭曲阻塞的原因。乳腺导管扩张症伴有乳头畸形率可高达80%,但与乳晕瘘管在发病部位和机制不同,即不是输乳管局部的阻塞和鳞状上皮化,而是较为广泛的大导管淤堵或退化性扩张。


(3)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,其始发部位很少远离中央区。一般可分三期:①急性期,红肿疼痛,但多不剧烈,多以胀痛为主,类似急性化脓性乳腺炎,但用抗生素治疗无效。化脓缓慢或不化脓,大约病程为2周;②亚急性期,主要表现为皮肤暗红,肿块有轻微触痛,全身反应不明显;③慢性期,以肿块表现为主,大小不等,边界不清,活动性差,常位于乳晕深部,质地硬韧,皮肤粘连,乳头凹陷。30%左右为无痛性肿块,故与乳癌不易鉴别。


(4)病程较长,反复发作。化脓后破溃,或切开引流后不易愈合,形成慢性溃疡或多发瘘管,乳房变形或有色素沉着的慢性炎症改变。乳腺导管扩张症可有一年以上较长时间的治愈期,即肿块和炎症完全消失,相隔数年后再次发作。


(5)全身反应不明显,一般不伴有全身关节痛、结节红斑、剧痛、发热等表现。


(6)一般来说,乳腺导管扩张症发病年龄较大,有多胎生育史、长期哺乳史。多见干40~50岁或更大。Haagensen最早报告的病例平均年龄是50岁。但我们单纯扩张症病例的平均年龄只有33岁,原因尚待研究。

发布于 2023-08-02    浏览90万次
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,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