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腺大医生刘宝胤:做让患者满意的诊治 让技术有温度
对于普通人来说,医生是伟大的,是值得尊敬的,是人人都向往的职业。而对于从医时间越久的刘宝胤来说,他越会反思,曾经的自己为什么选择做一名医生?
“我的外公、外婆因为高血压,在50多岁的时候离开了。后来我就想,如果当时医疗技术好点,或者家里有当医生的,他们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去世。”时隔多年提起外公外婆的离世,刘宝胤内心仍然有着深深的遗憾。也正因这份遗憾,让作为地道北京人且从小家境优渥的刘宝胤,不曾有游戏人生、享受生活的观念,取而代之的是希望医治他人。
刘宝胤的桌面上有很多疑难性病例的集合文件,虽然每一张都被塑压模封住了,但从依旧泛黄且拱起的边角可以看出,这些材料他翻阅了无数次,也研究了无数次。医生的价值是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,刘宝胤每次面对一些严重的、会有生命危险的病人,都有一种必须要救好他们、不罢不休的架势。也许只有治好病人,看见他们与家人团聚的那一刻起,才能弥补幼时的遗憾。
一个人,内心一旦有了目标和方向,便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能量。大学时期的刘宝胤,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首都医科大学,品学兼优的他,被中国医学奖学金公派至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Heath医院访问学者专门从事乳腺癌研究。
回过头去看,很多同龄人都在趁着青春做疯狂的事情,“再不疯狂我就老了”是当时外界向刘宝胤传递最多的声音。受到此话的启发,刘宝胤则转身投入实验室,跟随骆成玉教授,率先开创乳腺良恶肿瘤的乳腔镜微创与功能手术,成功的弥补了传统手术治疗后的弊端。
在没有微创技术前,恶性乳腺疾病的患者,虽然生命得到了救治,但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切口大,血管神经缺失而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。见过太多乳腺疾病患者的刘宝胤深知,这对于他们来说,无疑是一种新的打击。而此时的外科手术医生,则显得尤为重要。
当别人考虑如何治疗的时候,刘宝胤则开始考虑,治疗后患者如何更好的生活。他说:技术是冰冷的,我想做的是让患者满意的诊治,让技术变得有温度。
越了解刘宝胤,越发现,他的温度不仅仅留存在了手术台上,还散布在了全国各地。很多年前,刘宝胤得知有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,从小父母外出打工,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,没有学上,没有衣服穿,只能勉强解决温饱,这些让刘宝胤萌出惜意。便决定做些什么?加入希望工程,为山区儿童捐款捐物便成了近几年不可缺少的社会活动。
谈到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到北京当代医院出诊的选择,刘宝胤说:现在国家大力扶持定点医疗,解决医疗条件不足之余。我觉得这些医院不同于其他地方,是真正能够解决患者问题的,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,这样才不违背医病救人的初心。
刘宝胤内心温和且执着,善良有爱心,不惧苦累专研医术,年少有为,早早具备救死扶伤,帮助他们的优良品质,不正是当代医者所追求的吗。